〔記者李綺雯/綜合報導〕二次世界大戰後,為了快速重建社會與經濟,南韓政府大力扶植大財團,經過多年的擴張,財閥幾乎等同於南韓的經濟命脈。「財閥」指的是由家族企業發展而成的大集團或跨國企業,以大家最熟悉三星電子(Samsung)為例,截至2021年,其總收入就佔南韓GDP的18.3%,相當於南韓每5塊錢的產值中,就有約1塊錢由三星集團貢獻。
不止如此,同年10大財閥營收佔南韓GDP的58.3%,其中,南韓前4大財團:三星、現代汽車(Hyundai)、SK海力士(SK Hynix)、樂金集團(LG)的比重更高達48.5%。
然而,三星今年首季獲利暴跌96%,半導體產業又是南韓的出口主力,拖累其出口表現連續6個月出現衰退,突顯南韓過度依賴「財閥式經濟」的弊端。
財閥獨大 南韓貧富差距擴大
在南韓,財閥可說是無所不在,若說南韓人從出生到死亡都由大財閥一手包辦也不為過,三星不只賣半導體,旗下事業包羅萬象,包括:醫療、食品、百貨業、金融保險、電信網路、機械工業等通通有,另外,現代、SK、LG、樂天(Lotte)等財團的事業同樣遍及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等領域。
然而,大財閥不僅滲透南韓人的日常,也掌控著整個社會的價值觀,許多父母從小教育孩子要用功讀書擠進大企業,否則將來日子會很辛苦,因為在南韓大財團工作,薪資幾乎是中小企業的2倍以上,這也讓許多年輕人將「到大企業上班」當成畢生的志向與目標。
對於逐漸壯大的財閥式經濟,南韓人恐怕是喜憂參半,一方面因大財團對國家經濟貢獻良多,讓南韓得以在短短幾10年,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第10大經濟體而感到驕傲;但一方面,該國市場幾乎遭各大財團壟斷,導致社會的階級意識鮮明、貧富差距也日漸擴大。
財閥特權凌駕於法律與政府之上
除此之外,由於南韓財閥是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,與政府的關係也相當密切,因而享有所謂的「財閥特權」,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、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雖捲入前總統朴槿惠「閨密門」貪腐醜聞,去年仍因「協助解決國家經濟危機」為由,獲得現任總統尹錫悅的特赦,再次驗證了南韓企業領袖若因經濟因素涉嫌行賄,法院都會從輕發落、給予緩刑,最後再由政府介入開脫罪責。
2014年大韓航空(Korean Air)的「堅果返航事件」更鬧上國際版面,時任大韓航空副社長的韓進集團(Hanjin)千金趙顯娥,因不滿空服員遞給她的堅果沒有拆好放在盤子上,當場暴怒要求空服員與座艙長下跪道歉,還強行要求已在跑道上的飛機掉頭,並將兩人趕下飛機,導致航班延誤,如此誇張行徑在財閥的庇護下,趙顯娥最終僅判刑10個月、緩刑2年,無須入獄,可見財閥特權之氾濫。
…
…
https://ec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4286863